PG电子游戏科技有限公司-无人机竞技与智能科技解决方案

i1pcban.jpg i1pcban.jpg

企业动态

无人机作战的“群式”特征有哪些

2025-07-12 

分享到

  

无人机作战的“群式”特征有哪些(图1)

  但2018年1月6日,俄在叙利亚的赫梅米空军基地遭叙利亚恐怖组织13架无人机的规模袭击,开创了无人机战场规模化运用的先河,揭示了无人机集群作战的潜力;2017年美军利用3架F/A-18战斗机释放了103架无人机,试验分布式集群作战,2020年通过C-130运输机投放“小精灵”无人机,试验集群控制作战,开发“小精灵”“山鹑”

  无人机机群作战、集群作战和“蜂群”作战,是随着战争形态的发展而逐步递进发展的,也是随着无人机技术、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发展逐步发展起来的无人作战方式,由于国内外并没有关于三者较权威的概念描述,极易造成概念混淆,不利于对无人机作战的深入研究。为此,加强对无人机作战特点规律的研究,深刻理解把握其“群式”特征,对于辨析概念、廓清认识、把握内涵、科学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无人机机群作战、集群作战,还是“蜂群”作战,都依赖于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包括飞行控制、通信、传感器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它们的目标都是通过无人机的协同作战来提高作战效能,协同一直是它们的核心要素,也是它们的相同点,但三者的“协同”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随着现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无人机的协同正向“自组织协同”“智能协同”方向发展;它们都强调无人机之间的信息共享,无人机机群作战依赖集中控制实施管理,集群作战依托信息网络实施分布式控制,而“蜂群”作战依赖的是自组织信息网络,按照“去中心化”管理模式,实现无人机“蜂群”的集体智能和自主决策。虽然它们三者“群式”特征明显,但其基本内涵区别较大、作战制胜机理不同、作战运用差异较大。

  分析无人机机群作战、集群作战和“蜂群”作战的区别,首先要了解无人机机群、集群和“蜂群”三者的区别。它们三者突出的共同属性是“群”的特征,“群”是指由三个以上个体组成,为共同目标、实施共同活动的个体集合。无人机机群是指由飞控人员操纵多架无人机通过协同配合共同执行某一任务,是无人机个体数量上的集合;无人机集群是指一定数量的无人机通过网络互联构成群组,采取系统集成模式管理,按照程序指令实现某种特定效果的集合体。“蜂群”概念首先由美军提出,2016年发布的《小型无人机系统飞机规划2016-2036》,从战略层面提出了“蜂群”等新型作战概念,并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无人机“蜂群”的研究、试验和演示验证项目,代表着世界无人机“蜂群”作战研究的最高水平,其“蜂群”作战也是处在概念研发与实践摸索阶段。无人机“蜂群”是无人机集群的高级表现形式,除了具备无人机集群特点外,还十分强调个体简单性、联系有限性、控制分散性、群体智能性等特征。对于无人机“蜂群”,国内外没有权威解释,综合相关学者研究,无人机“蜂群”是指无人机群组在网络互联的基础上,通过无中心的局部交互、反应式规则和行为,能够模拟生物集群行为,涌现出复杂的群体自组织能力,从而实现高度智能自主的集合体系。

  无人机机群作战的本质属性是飞机集合,是指基于一定数量规模的无人机编成群组,共同执行同一作战任务,按照统一组织指挥实施管理,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作战活动。它通过无人机个体的紧密配合和高效指挥控制,实现了对敌方目标的有效打击和作战效能的提升。这种作战方式主要是通过增加无人机的数量,形成规模效应来增强自身火力优势;需要由指控系统来控制无人机机群作战行动,提升机群的协同作战能力;主要通过作战效能的逐步释放和作战效果的线性叠加来达成作战目的,反映了机械化战争的战斗力生成模式。

  无人机集群作战的本质属性是网络互联,是指基于互联互通的无人机编成群组,依托信息网络形成集中统一整体,实现某种特定效果的协同作战活动。这种作战方式要求无人机装备机载计算机、网络通信等设备,以实现群体内个体之间的网络信息互联互通,集群内的无人机通过高速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系统,使得无人机之间可以实时共享信息、协同规划任务、自主决策打击,从而提升无人机集群的信息优势;主要通过作战能量的“聚合效应”和作战效能的精确释放来达成作战目的,反映了信息化战争的战斗力生成模式。

  PG电子免费试玩

  无人机“蜂群”作战的本质属性是生物模拟,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集群式作战方式,是指由数十架至数百架乃至上千架具有不同功能的小型或微型无人机,在人的监督控制或交互协同下,通过自组织、自协同的方式形成攻击“蜂群”,实现对敌方目标的快速打击和精确摧毁。这种作战方式模仿了自然界中蜜蜂、蚂蚁等生物群体的行为模式,通过简单的个体间的信息交互和分工协作,能够完成远远超出单一个体能力的复杂任务;通过先进的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机之间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自主作战,从而涌现出复杂的群体自组织能力;采用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蜂群”中的每个无人机都是一个独立的节点,它们之间通过无中心的局部交互和反应式规则进行协同作战,使得“蜂群”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鲁棒性,即使部分无人机失效,也不会影响整个“蜂群”的作战能力;通过自适应、自组网、自协同、自决策等自主作战能力运用来达成作战目的,代表着未来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战争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只有当无人机“蜂群”作战达到了跨域深度融合的态势感知、人机智能交互的并行决策、高度精确自主的人机协同、“人在回路外”的监督控制等程度,无人机“蜂群”作战才有可能成为未来智能化战争形态的主要作战样式。

  无人机机群作战主要侧重于编队飞行的无人机集合,在统一组织指挥下,共同执行某一作战任务。其典型特征是“叠加效应”,反映了机械化战争下战斗力生成模式--“火力叠加”。与无人机集群、“蜂群”作战相比,虽同有“量”的标准,也强调协同作战,但无传感器共享,无智能涌现,智能化水平较低,作战效能低下,反映的是机械化作战通过增强无人机机群的机动力、火力和防护力提升战斗力的作战机理。

  无人机集群作战主要依赖先进网络信息体系使无人机集群形成一个统一协同的作战整体,提高了体系作战能力。与无人机机群作战相比,突出特点是基于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将多架无人机聚合成一个作战整体。其典型特征是“聚合效应”,与“叠加效应”不同,“聚合效应”代表了信息化战争下的战斗力生成模式--“能量聚合”。与无人机机群、“蜂群”作战相比,无人机集群作战虽有传感器共享,作战效能较无人机机群作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无“蜂群”作战的智能性与自主性,体现的是信息化作战通过信息赋能、网络聚能、体系增能,提升无人机集群整体战斗力的作战机理。

  无人机“蜂群”作战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集群式作战方式,主要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对大量无人机的信息交互和分工协作进行编组模仿,从而实现高度智能自主的协同作战。其典型特征是“质变效应”,与“叠加效应”“聚合效应”不同,“质变效应”主要通过自主智能、改变认知等方式来提升战斗力。与无人机机群、集群作战相比,无人机“蜂群”作战效能最高,既有“量”的优势,更有“智”的优势,还有低成本、可消耗的优势。无人机“蜂群”作战在实现了传感器共享的基础上,因群体智能的涌现而呈现出高度的自主性,通过协同控制和群体智能,实现自组织编队、自适应飞行、集体决策,根据战场态势进行适时的协同控制和灵活的自主编组,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复杂战场环境,表现的是未来信息化作战进入高度智能化后,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自我迭代的“算法优势”,提升无人机“蜂群”对战场态势的智能认知、对作战行动的精确控制和对攻击目标的自主打击能力的作战机理。

  无人机机群作战是多架无人机在统一指挥和控制下协同执行任务,强调的是通过集中控制和管理,实现无人机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完成特定的作战目标。突出的作战运用特点是集中控制、中心决策和协同作业。机群作战中的无人机通过地面站或者有人机进行统一管理和指挥控制,反映的是“人在回路中”的指控模式;通过组织多架无人机实施编队飞行和协同执行任务,以实现侦察监视、火力打击、电子干扰与压制和通信中继等多种任务。

  无人机集群作战进一步发展了机群作战的概念,强调通过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形成更加灵活和高效的作战单元,分别担负战场侦搜、信火打击、作战支援和勤务保障等任务。突出的作战运用特点是分布式控制、自主协同和适应性。集群作战中的无人机之间能够通过信息网络进行相互协作和沟通,形成自组织网络对无人机集群实施分布式控制,反映的是“人在回路上”的指控模式;无人机集群根据战场环境变化,通过集体行为和分布式决策,动态调整任务规划,自主协同后续行动;采取动态配置、自主协同等方式,增加无人机集群适应复杂和动态战场环境能力,以灵活应对各种战场威胁。

  PG电子免费试玩

  无人机“蜂群”作战是无人机集群作战的高级形式,强调的是通过大量低成本、小型化的无人机,通过信息共享、自适应编队和智能决策,形成高级群体智慧,以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蜂群”中的每一架无人机都能够与其他无人机进行信息交流,协同执行任务,并在必要时进行自我牺牲,以确保整体任务的成功。突出的作战运用特点是群体智能、去中心化、自主性、低成本、自适应。通过大量无人机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形成无人机“蜂群”的高级群体智能,采用去中心化的控制方式,每个无人机都是一个独立的作战单元,通过局部交互和反应式规则参与群体智能决策,体现的是“人在回路外”的指控模式;通过群体智能的涌现,实现高度自主协同作战,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完成任务;发挥“蜂群”无人机体积小、成本低廉和可消耗优势,通过大规模部署和使用,对对方实施饱和式打击,造成对方作战资源瘫痪;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自适应编队和智能决策,部分无人机损坏,能迅速重组编队,不影响整体“蜂群”功能。

  综合上述,无人机机群作战、集群作战和“蜂群”作战代表了无人机作战的不同发展阶段,从集中控制到分布式控制和去中心化控制群体智能的演进,展示了无人机在未来战场中的潜力和应用前景。随着通信组网、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在无人机领域的广泛应用,无人机作战正从机群作战向集群作战发展,未来有可能向“蜂群”作战演变。这一趋势或将重新定义未来作战模式,改变未来战争形态,对军事战略、作战指挥、装备发展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加强对无人机作战特点规律的研究,准确把握其“群式”特征,对于提高无人机作战能力、抢占未来战争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吴盛华、尹莉君、沈隆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