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6
分享到
鲲鹏智汇的科研人员正在对无人机进行性能测试。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实习生 唐纯镁 摄影报道
无人机和人工智能均是当下的热门应用,当两者相遇会发生怎样的奇妙故事?在长沙军民融合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一群专家博士从国防科技大学转业创办湖南鲲鹏智汇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鲲鹏智汇”),致力于行业智能无人机等的研发应用。2018年,公司更是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建平团队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持续攻克新型无人机结构设计与优化、智能飞控系统研制的核心技术,目前多款技术在国内领先的无人机得到应用。近日,记者走进鲲鹏智汇院士专家工作站进行了探访。
周建平院士是长沙望城人,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采访期间,他正在外开会。院士专家工作站团队成员、鲲鹏智汇总经理李健教授告诉记者,周院士平时为人十分低调,即使取得丰硕科研成果也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鲲鹏智汇院士专家工作站也是周院士在全国仅有的一家工作站。
在成立工作站之前,鲲鹏智汇董事长唐国金教授、副总经理蒋自成高工作为周院士的博士,李健作为周院士的下属,与周院士相处多年。2017年转业前,这些学生均已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当我们转业创业时,周院士非常支持我们搞军民融合产业,为家乡发展作贡献。而他在载人航天工程方面坚持的‘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绝对可靠、万无一失’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我们。”李健说。
令李健等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工作站在进行技术联合攻关时,为了降低无人机在空中飞行发生事故的概率,大家打开脑洞碰撞思想,最后周院士提出了动力系统冗余设计的技术思路,从而确保无人机能够安全降落。这一技术思路即将被应用到新产品中。
无人机不再是新鲜事物,但相关应用仍存在诸多空白。比如用无人机巡航拍照碰到大雾天或者到了晚上,就无法看清。在周院士带领下,鲲鹏智汇研发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合成孔径雷达无人机,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晴天还是雾天,都能清PG电子免费试玩晰成像,在应急救援、安防、消防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已应用的产品中,周院士还参与研发了新型垂直起降固定无人机,攻克了高寒稀薄空气中无人机续航里程短、电池不耐低温等难题,航时可达100分钟,起飞高度可达4500米,抗风等级高达7级,可以自动巡航、精确降落,能应用到测绘、环保、林业、交通、应急、水利等多个领域,填补了高原市场空白。
目前,院士专家工作站团队正围绕“适用于集群飞行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研发与产品化”和“先进的智能无人机核心技术”两大项目展开攻关。
“第一个项目被纳入2018年度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主要攻克集群飞行控制技术,届时多架飞机可协同飞行作业。”李健介绍,行业智能无人机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无人机巡查的图像需要人工一张张去查看发现隐患。而团队正在开展无人机图像智能识别技术攻关,未来,地面上的计算机将能自动识别无人机拍摄的图像中的异常情况并报警,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极大减轻人的工作强度,对道路河道巡查、森林防火等特定行业应用场景意义深远。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今日开播:海防还是塞防 看危局中的历史抉择